學院新聞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我院“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學術論壇第二十次報告會順利舉行

時間:2018-01-19
    

    1月17日下午2:30,我院“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學術論壇第20次報告會在伟德官网地址307會議室召開。本次讨論會由我院副院長葉林祥教授主持,國際經貿學院青年教師史青博士做了“全球化與不平等”的學術報告。
    報告首先從經典的H-O模型及其推論S-S定理、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入手,回顧了貿易影響收入不平等的機制,即貿易會降低發展中國家的收入差距,提高發達國家的收入差距(這也成為發達國家政客鼓吹貿易保護的重要理由之一),同時降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收入差距。然而,大量經驗證據并不支持S-S定理的預測。
    報告進一步介紹了全球化指标和收入差距的指标測算方法及其在衡量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然後6個方面重點梳理了貿易影響技術溢價的機制:第一,中間品貿易和外包的存在使得發達國家将低技術工人密集的生産環節外包給發展中國家,從而使得兩類的技術密集度均得到提升;第二,全球化加速資本流動,湧入發展中國家的大量資本需要高技術工人相匹配;第三,貿易自由化迫使企業加速創新提升技術進步進而提高技術工人工資;第四,出口行為促使企業自身生産率提高、質量升級進而帶來技術溢價;第五,貿易使得技術含量高的職業回報增加。此外,還有學者構建了以異質性企業理論為基礎的搜尋匹配模型,闡述了出口企業工資溢價的機制。
    報告最後讨論了全球化影響收入差距的其他渠道,并從數據層面包括行業/職業層面、企業層面、工人層面對這類文獻進行了歸類,指出進一步的研究方向如考慮服務業、勞動力受沖擊後調整時間、将企業特征與雇員特征結合起來等。
    與會教師和同學對報告内容進行了讨論。尹敬東副院長對本文的經濟學背景、意義和模型普适性進行了點評。葉林祥副院長對變量定義和作用機制研究進行了剖析。李慶海副教授針對全球化對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影響展開了讨論,并認為史青博士對于外文文獻的把握與熟悉值得學習。其它與會老師和同學也提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的相關建議。
    本次活動是我院“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學術論壇第20次常規活動,同時也是我院正式組建“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研究團隊後的第5次正式學術活動。
 

上一條:我院召開統計學學科、經濟統計學專業建設研讨會

下一條:伟德官网地址召開2017年度教職工大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