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學院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新華日報》刊發我院朱紅根教授署名文章

時間:2021-08-24

《新華日報》刊發伟德官网地址院長朱紅根教授署名文章

824日,我院院長朱紅根教授在新華日報《思想周刊》第220期上發表了題目為《構建優勢融合互補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的署名文章。

文章表示,

我國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

正意氣風發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

在建黨百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

回顧江蘇城鄉區域發展成就、

展望江蘇城鄉區域發展未來,

構建江蘇城鄉區域融合發展體系,

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全文如下:

構建優勢融合互補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

朱紅根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站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回顧江蘇城鄉區域發展成就,展望江蘇城鄉區域發展未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江蘇融入國家區域戰略進展順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區域發展,先後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江蘇積極貫徹執行中央政策要求,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為自身城鄉區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020年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20年,盡管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江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仍保持增長态勢,出口額達7393.4億元,同比增長1.5%。全年新增一帶一路沿線對外投資項目247個,中方協議投資額達23.6億美元。與此同時,随着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徐宿淮鹽、連淮揚鎮、滬蘇通、鹽通高鐵建成運營,滬蘇湖高鐵開工建設等,江蘇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展順利。

事實上,自改革開放初期始,江蘇就開始實施區域優先發展政策,優先發展蘇南。1994年,江蘇開始實施區域共同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又提出過沿江、沿海、沿線(隴海鐵路線)、沿河(大運河)的四沿發展戰略。進入21世紀後,四沿戰略被賦予了新的内涵,即沿江、沿滬甯線、沿東隴海線、沿海發展的四沿戰略。黨的十八大以後,江蘇提出在更高層次上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出“13”重點功能區戰略,打破傳統蘇南、蘇中、蘇北三大闆塊的地理劃分。在此基礎上,江蘇十四五規劃又進一步提出沿江沿海沿河沿湖相互支撐、優勢互補,形成融合發展、協調發展新格局。

在這些政策的帶動下,截至目前,江蘇不僅成為全國擁有“GDP萬億元城市數量最多的省份,還彙聚了自身區域經濟協調均衡發展的優勢特色。經長期建設,江蘇已經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縣城和小城鎮多層次城鎮體系,以揚子江城市群、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沿海城鎮帶、沿大運河城鎮帶、沿東隴海線城鎮帶為代表的江蘇城市框架體系基本形成。2020年,江蘇城市群經濟發展取得了新突破,揚子江城市群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2%,沿海經濟帶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8.7%

 

正視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發展問題

 

長期以來,江蘇一直存在着較為明顯的蘇北、蘇中、蘇南三個闆塊,南北地區發展差距問題難以得到徹底性的解決。

202041日,江蘇省召開《〈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發布會,提出要實質性推動蘇錫常、甯鎮揚一體化。這是根據江蘇省情提出的對策方案,很有針對性,也很有必要。一方面,江蘇總體經濟實力很強,不僅全省經濟規模與加拿大、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大緻相當,13個設區市還全部入圍全國GDP百強城市榜,是全國擁有“GDP萬億元城市數量最多的省份。另一方面,江蘇一直面臨着如何将散裝江蘇真正建設成為蘇大強的問題。13個設區市彼此間的發展協同性、産業鍊的互補性等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新的趕考路上,江蘇需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在聚力推動沿江沿海沿河沿湖地區融合發展、協調發展的實踐中,切實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标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

 

全方位構建江蘇城鄉區域融合發展體系

一是完善要素配置,促進要素城鄉雙向流動。在新的發展階段,城鄉生産要素的界定範圍被大大拓展,除土地、勞動力和資本這些傳統的要素之外,還增加了信息技術、互聯網和數據等新興要素。農村産業發展也進入新形态,農業規模化經營等需要城市要素流向農村。因此,政府幹預下的城鄉要素雙向互補流動需要朝着兩地均衡的方向發展,進而實現城鄉兩地共同繁榮發展的目标。

二是發展數字農村,助力農村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包括以數字、互聯網革命為契機,完善江蘇省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數字化轉型,進一步發展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态;将科技創新融合治理創新,利用現代數字技術等先進手段,提升鄉村治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以數字鄉村建設、數字實踐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道路體系,構建一體化的城鄉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三是建設美麗江蘇,加強農村生态文明建設。良好的生态環境是城鄉和諧共生的必要條件。在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應樹立經濟發展和環保、低碳等相統一的理念。重點保護鄉村環境,充分發揮各地鄉村的區位優勢和生态優勢,實施基于綠色發展的農村發展建設模式。

四是加強耕地保護,維護中國糧食安全。守住糧食安全的底線是農村發展的基本原則。未來的新型農村建設需要通過提高農機效率、完善農業體系、改善水土環境來提高農産品産出,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謀城鄉的融合發展。

來源:新華日報


上一條:我院理論經濟學學科以優秀等級通過 “十三五”省重點學科終期驗收

下一條:我院舉行經濟學科建設研讨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