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我院在德經樓307會議室舉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研讨會。我院黨委書記陳耀輝、黨委副書記袁怡琨、副院長尹敬東、院長助理崔向陽、院長助理韓中、張士傑教授、白先春教授、李剛教授,以及部分導師和研究生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我院院長助理崔向陽教授主持。
崔向陽教授對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進行了傳達,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下,研究生教育應該貼合國家需求、加強内涵建設、促進質量提升、多元綜合評價。因此,我院要加強對研究生教育的重視程度,使研究生教育更加适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并要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深入調整學科專業布局,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貢獻。
袁怡琨書記以“為何讀書?”為題,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我們要培養什麼人?二是如何培養這些人?三是為誰培養這些人?袁書記從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談到孫中山先生的“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談到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主要描寫對象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再談到新冠疫情期間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最美逆行者”們,最後提出了習總書記的殷殷期盼:我們要培養的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三有”新青年。
張士傑教授就研究生教育發表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張教授認為,創新研究依然要具有理論性,不能忽視對基礎理論的研究,同時創新研究也要加強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注,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懷。張教授強調,在研究生教育的“教”和“學”兩方面,都要注重解放思想,注重思維的鍛煉,我院教育出的研究生應該具有自由包容的思想精神和獨立自主的行為模式。此外,張教授提出,研究生教育應該掌握四個“度”:一是創新思維的長度,即要考慮過去、現在和未來;二是創新思維的寬度,即要學習先進模範的先進經驗;三是創新思維的深度,即要做到深入研究、尋找規律;四是創新研究的溫度,即要注重人文關懷。
白先春教授就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發表了自己的學習體會,認為學院應當重視由“量”到“質”的轉變。白教授指出,近年來我院研究生招生人數不斷擴大,這就難以确保質量上的提升。白教授認為,我院在未來研究生招生時,應當同時把握好“入口關”和“出口關”,适當提高推免生招生比例,并改革研究生考試制度,從而确保我院研究生的教育質量。
李剛教授從三方面就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了發言。首先,李教授總結了在校研究生目前面臨的狀況,國家對研究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提高研究生的質量,而國家對論文創新性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其次,研究生招生存在擴張生源、跨專業報考、專碩時間短等問題,導緻研究生一直面對的是标準化考試,但國家對研究生的要求是創造、突破,這又是一個悖論。最後,李教授提出了自己對于學生的想法,建議研究生教育也從零基礎入手,因材施教,讓學生從參考文獻學起,在從模仿到創新的過程中認清自己、提升自己。
我院三位研究生代表就研究生教育這個話題發表了自己作為學生的感悟。首先,毛雪松同學提出研究生的培養應當把握國家需求、把握市場需求、把握個體需求。其次,劉淑娴同學認為研究生應當響應國家号召,應國家所需,并打破傳統,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最後,黃欣媛同學結合自身經曆,談起了入學以來的個人感悟,提出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也應當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