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映西,(1963.9—),江蘇揚州人,畢業于中央财經大學,經濟學碩士。伟德官网地址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組成員,中央馬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修訂組主要成員。
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
主要講授課程: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高級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
代表性論文:
1、《羅莎·盧森堡資本積累理論的成就、誤區與啟示》,《經濟縱橫》2021年第4期(獨著)。
2、《貧困成因的政治經濟學新探——基于中美兩國反貧困措施和成效的比較研究》,《政治經濟學報》第19卷,2020年10月(獨著)
3、《經濟制度決定脫貧成效》,《紅旗文稿》2020年第10期(獨著)。
4、《經濟學研究要注意避免幸存者偏差因素的影響——以企業績效和利潤率下降規律研究為例》,《當代經濟研究》2020年第6期(第一作者)。
5、《經濟脫實向虛傾向的根源、表現和矯正措施》,《當代經濟研究》2018年第10期(第一作者)。
6、《論現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人性基礎》,《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7年第3期(第一作者)。
7、《量化寬松政策的理論反思與改進方向》,《馬克思主義研究》2015年第2期(獨著)。
8、《從稀缺性假設到雙約束假設——從貧困問題引入的新視角》,《經濟縱橫》2013年第6期(獨著)
9、《從生産過剩的視角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向》,《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年第10期(獨著)。
10、《在馬克思貨币理論基礎上探索根治經濟危機的新途徑》,《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1期(獨著)。
11、《生産過剩:貿易保護主義的根源》,《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1期(獨著)。
12、《The surplus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scarce consumer purchasing power》,《經濟學家》)英文版2008年第12期(獨著)。
13、《貨币視角下的資本主義發展史研究》,《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11期(獨著)。
14、《論WTO現實困境的根源》,《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11期(獨著)。
15、《生産能力過剩與消費能力稀缺—論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基礎性缺陷》,《經濟學家》2005年第5期(獨著)。
16、《保險業的出路在回歸傳統主業》,《中國經濟問題》2005年第4期(獨著)。
17、A Way to Improve Quantitative Easing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odity Reserve Sytstem,World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5•Number 4•Winter 2014),London: Pluto Journals.(獨著)
18、Quantitative Easing: The Reflection on Practice and Theory,World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4•Number 3•Autumn 2013),London: Pluto Journals.(獨著)
主要課題:
主持國家級課題兩項,省部級課題一項,校級教改課題一項。
1、2016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馬克思貨币理論新闡釋與當代發展研究》。
2、2017年主持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辦公室一般項目《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闡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依據和内涵》。
3、2017年主持伟德官网地址教改課題《新時代财經類高校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和案例方法研究》。
4、2018年主持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委托項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貨币理論研究》。
5、2018年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中等收入群體的社會功能、演進趨勢及培育路徑研究”,3/4。
6、2014年參加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土地保障功能視阈下失地農民财政補償标準與适度性研究”,2/4。
獲獎:
1、《生産能力過剩與消費能力稀缺—論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基礎性缺陷》一文2008年獲江蘇省高校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生産過剩:貿易保護主義的根源》一文2012年獲江蘇省高校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
本人經濟學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發現并論證了西方經濟學的稀缺性假設是不符合實際的,以這個假設為基礎建立的經濟學分析框架完全掩蓋了現實經濟中無處不在的生産過剩現象。首次提出隻有承認人的消費能力也具有有限性,從而以生産過剩的角度觀察經濟現象,我們才能構建一個符合實際的新理論框架,解釋和解決生産過剩問題,從而為徹底解決由生産過剩帶來的失業、貧困等問題打開一個新的思路。沿着這個新思路,繼續拓展了幾個方面的研究:第一,從生産過剩角度研究國際貿易摩擦現象,說明不認真正視和妥善解決生産過剩問題,國際貿易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自由;第二,從貨币史考察資本主義發展,揭示了貨币量增加對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對貨币中性的觀點提出了質疑;第三,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後,結合中國古代經濟史和中國共産黨解放區經濟史的研究,探索量化寬松政策的問題與改進方向,為我國今後遇到類似問題時提供更多選擇。